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I’m Still Here 北高桃 演前重要提醒

【台北場--演前提醒】
◎本演出台北場因觀眾席為特別設計平台,觀眾須脫鞋入場,請依工作人員指引入座。
◎前台提供衣車、寄物服務,沒有遲到入場,敬請提早抵達
◎現場備有少數椅子,年長及有特殊需求者優先使用。
◎不開放6歲以下觀眾入場,12歲以下需由家長陪同。


演後座談:11/8 Sat. 午場結束後安排演後座談。




【高雄場--演前提醒】
◎本演出高雄場因部分觀眾席為特別設計平台,請依工作人員指引入座。
◎前台提供寄物服務,敬請提早抵達。
◎現場備有少數椅子,年長及有特殊需求者優先使用。
◎不開放6歲以下觀眾入場,12歲以下需由家長陪同。


【桃園場--演前提醒】
移動平台設計因場地條件不同,僅於臺北、高雄場次使用。
◎桃園演出場地為固定式階梯觀眾席。


【注意事項】
◎退、換票請於演出前10天於兩廳院服務台辦理,並需酌收票價10%手續費
◎為維護表演者權益,非經主辦單位同意,場內嚴禁攝錄影、錄音
◎主辦單位保有取消、 修改本演出之權益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現場音樂雙人組 排練實況

現場音樂 雙人組
準備的音樂設備和樂器們原來有這麼的多



音樂現場跟排是很不容易的
看兩位音樂設計專注的神情
真是一刻都不能放鬆
真令人期待進場後的現場音樂阿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試裝台大平台人數測試與試推

時間:10月9日 晚間5:30PM
地點:新北投七一園區A105排練室
測試人員:復興高中舞蹈班同學 與 在七一園區排練的阮劇團與朋友們

謝謝復興高中的秦澍老師的協助 集結了47位舞蹈班的同學帶隊來到排練場
讓我們可以實際測試一下大平台實坐人數的狀況

集結眾人的大平台
也進行了試推平台這個步驟
讓大家可以更具體想像這些平台將在實驗劇場中與觀眾產生連結

準備移動,有種救生艇脫離母船的感覺
 感覺大家都感到十分新奇有趣
但"有趣" 並非這個舞台設計的宗旨
而是希望提供觀眾 在觀看中感受到關係與距離

舞台設計說:『如果傳統單面台架構下,觀眾是全知的第三人,可以冷眼旁觀,事不關己,那麼“愛情如是繼續”中,不僅表演者,所有人都是參與演出/事件的一份子…』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I’m Still Here 訪客看排筆記

【看排筆記II】
來自前PAR雜誌舞蹈類編輯,目前職業別為美女編劇的
鄒欣寧的看排筆記:

『朋友W是戀愛達人,當年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性別是流動的」,他說,愛來的時候,是男是女,其實不太重要。
性別是流動的,腦袋卻總把人鎖得太拘謹。所以有真愛說,有被神恢復說。人們恐懼的,其實不是性別,而是慾望。慾望當然流動,在你與我身體枝微末節碰觸瞬間,分不清是你流來,還是我流去。恐懼的人想像著滅頂的滋味,哆嗦著說別,別動。
上週日,彩虹圍城那日,我沒跟上街,晚上卻去北投七一園區見識了一場流動的愛情饗宴。《愛情如是繼續》是兩個編舞家,余彥芳和蘇安莉的最新作品,要怎麼訴說一樁繼續的情事?她們選擇讓舞台化為一口渦漩流動的池,男男女女縱身躍入又摔出,你愛她愛她愛他,不斷輪迴愛情的瞋癡怨念。有時妳是男,有時他是女,我們唯一的玫瑰和武器,都是身體。用身體學習親密,磨蹭表達埋怨,撞擊暗示後悔⋯可是時間都在。它不等人,總在流動的正熾烈正歡快之際,聲聲響著催促著,要愛人結束這一次輪迴。
於是愛情真能繼續嗎?下一回合,同樣還是妳愛他愛他愛她,還是摔出又匍匐回這慾望戰場,但愛情的滋味轉淡了,多了幾分劍拔弩張。那裡頭如有一個故事在行進:男孩藉由想像開啟了愛情,迎進了眾多情人,卻只是重複著相遇、相擁、相斥、相擊⋯
如是繼續的,到底是什麼?擺脫了性別,卸下名字與玫瑰,維繫妳跟我之間的填空,答案真是愛情?
在他們滔滔的流水中,坐在外圍的我們,也非穩定的旁觀者。過去幾次與劇場合作,總將材質玩到令人叫絕的藝術家吳季璁,這次以流動的觀眾席強化旁觀者的能動。因為動,我們便守不住穩定僵固的視角,透過他們身體的細縫,弛張的皺摺,我們多了一些想像和記憶愛情的旁門左道。
編舞如是繼續。這些橫溢漫渙的愛情要流到哪裡?會沖進無邊無際的海洋,或是走向枯竭,乾涸,分裂?彥芳說,她們還在感覺。我想的是,只要感覺還能繼續,彩虹便無需再包圍恐懼,我們只要鬆開腦神經,相愛就好。』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I’m Still Here 舞台設計概念

【關於移動式觀眾席】

『舞作嚴格來說,沒有一般定義的舞台(設計)
觀眾被置於幾座移動的平台上,或坐或臥,
平台的配置在演出中不斷改變,
整個空間關係變動不定,觀眾的視角和距離亦隨之調整。

包圍在觀眾中央的是舞台,舞者遊走的四周甚至場外也是舞台,移動平台上的人們是背景也是表演者,目光所及處都是舞台,想像的空間延展處都是表演。

如果傳統單面台架構下,觀眾是全知的第三人,可以冷眼旁觀,事不關己,那麼“愛情如是繼續”中,不僅表演者,所有人都是參與演出/事件的一份子…』

文/ 舞台設計吳季璁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愛情如是繼續 蘇安莉



安莉---
一種植物 很柔軟的 有細微毛邊的葉子 有些枝葉很大 可以躲雨

“我懷疑自己愛的能力,我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且享受唾棄自我,透過這種自溺的自我厭惡,人始終還是可以得到一種快感。 安莉比我大,她常告訴我,我很好,一切都很好,no worry.” 
【自:I'm Still Here 表演者的交換戀愛想像習題】



編舞者 / 表演者:蘇安莉
  美國伊利諾大學舞蹈碩士。目前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曾任教於左營高中、桃園高中。
  近年積極投入接觸即興教學與即興舞蹈演出。2006年應邀赴義大利參加國際首度「接 觸即興舞蹈紀錄片拍攝」。2002年代表台北參加【小亞細亞舞蹈網路】演出,作品《妄念》,巡迴東京、漢城、雪梨、香港。現為古名伸舞團副藝術指導。
  編舞/演出作品:【狂想年代系列舞展】《從何說起》、《24》;三十舞蹈劇場《收集眼淚》、《光臨時間廊》;人間山海舞蹈劇場《我和我自己的風景》;聚點舞團《三十的一些事》、古名伸舞團《無關四月》、《未知》。
演出作品:影舞集《非愛情故事》;古名伸舞團《出走》,並隨團赴廣州、紐約、首爾演出;黎美光原創之即興演出《從零之後-片刻的延續》,赴青島演出;戴君芳編導《小船幻想詩-為蒙娜麗莎而做》。

演出作品:《愛跳舞即興節》(2011)、《亂碼》(2010)、《交遇》(2008)、《記憶拼圖》(2006)、《未知》(2005)、《新地界爭霸》(2004)、《出走》(2003)、《天使.人間》(2002)

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愛情如是繼續 魏雋展



雋展--- 寵物,會噗! 的一聲突然出現為你製造驚喜,也會靜靜捲在身邊聽你說心事。

“我們不是青梅竹馬那種關係,比較像是兩匹野馬吧…除了打鬧,好像壓根不可能有別種關係。一直到青春期,我開始偷偷有了少女情懷,也其實偷偷喜歡他,但我不敢說,就怕說出口了,會被他取笑,再抓一把泥巴抹我臉上”【自:I'm Still Here 表演者的交換戀愛想像習題】

繼 驫舞劇場 《繼承者》 之後
劇場小天王魏雋展再次跨過界,展現強大驚人的肢體表演 
展展的粉絲們接招吧~來看你們從未見過的魏雋展!

2014最動感/感動---魏雋展
購票請至--->>http://goo.gl/K1hdfV


表演者:魏雋展
基隆人。
劇場雜食類動物,
工作狂,泡湯愛好者,
尼古丁跟咖啡因成癮者,
需要陽光,海水,草地,才有辦法生長的生物。
同時內心有著基隆彎曲潮濕的巷弄,
並因而把彆扭的性格怪罪於這童年生長的地方,

認為愛情是必需品,

學經歷: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
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

近期編導作品 :
三缺一劇團 《土地計劃首部曲》《LAB壹號實驗啟動》《男孩》《耳背上的印記》
近期演出作品 :
台南人劇團 《浪跡天涯》《哈姆雷》《海鷗》
驫舞劇場 《繼承者》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剪紙人》《最美的時刻》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麥可傑克森》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愛情如是,社運亦如是。


『我們都看見了自己身處的框架,這種事情一旦看見了,就是看見了,從此以後就不可能停止與它的對話。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假裝沒事,試著讓自己舒服地在框架裡遊走,但那只是因為我們也需要休息。等到氣力足夠了,仍會再奮起,無論是對話、爭吵、使盡全力地推擠、甚至是不要命的衝撞,我們仍會一再地問,為什麼這個框架在這裡?誰規定的?憑什麼?一直到我們都老了、疲乏了、或是死了;或是到有一天,真正的相互理解產生了,各人都不需要再從別人的範圍裡找自己的安全感,也許,也許我們能夠找到一種,一起好好活著的方式…』----彥芳

I'm Still Here
不只是愛情

愛情如是繼續 余彥芳


彥芳---
某種敏捷的 機靈的 且擁有一定攻擊性的有爪類動物  不是大型動物  有時會讓你卸下心防想去摸兩下 

我跟彦芳若是在年輕時相遇,那可能會常爭吵,有時候我們甚至是享受爭吵的,或許會有一段很乾淨單純的時刻,在爭吵完,我們會頭靠頭躺在床上,或是牽著手在馬路上閒逛,或是在一家咖啡店裡,然後我們會嘲笑剛才爭吵時彼此的樣子,然後我們和好。【自:I'm Still Here 表演者的交換戀愛想像習題】


編舞者 / 表演者:余彥芳
2011 作品 《邊界之二 境》,獲得紐約舞評家Apollinaire Scherr 讚譽為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以及舞評家Tom Phillips“這樣含蓄迷人的說故事方法,是不會在當今流行文化被看見的

獨立編舞家、即興表演者、舞者及舞蹈教師。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表演藝術碩士。 曾任美國 比比 ·米勒舞團團員,德國卡賽爾劇院客席舞者,現參與台灣古舞團。余彥芳作品曾發表於美國紐約城市中心(New York City Center)、辣媽媽舞蹈節(LaMaMa Moves Dance Festival)、長島大學肯布劇院(Long Island University, Kumble Theater, NY)、貝茲舞蹈節(Bates Dance Festival, Maine)、美國舞蹈節(American Dance Festival)、紐約日本交流協會(Japan Society, NY)以及台北新舞台、兩廳院實驗劇場、台北藝穗節。